来源:史二了
“力拔山兮气盖世”,这句话本是用于昔日勇武无比的楚霸王项羽。然而我国的“大国重器”,4000吨级起重机问世之后,成为了另一个能够“移山填海”的大力士。

这样拥有“通天之能”的国产起重机,我国耗费十年时间也只生产出来3台,而这3台起重机便已经足以让全世界为之惊叹。
不过很难想象的是,从前中国在起重机领域还经常被外国“卡脖子”
那么我国究竟是如何从无到有,一步步建造出4000吨级别的“国之重器”,让“中国制造”走向全世界的呢?
曾受外国掣肘
时间回到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实行对外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迎来了腾飞,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在高速地发展之中。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被提上了日程。在基建的过程中,难免会遇上许多大型工程。
想要完成这些大型工程,起重机是必不可少的器械。不过因为我国当时的工业基础薄弱,并不具备自主制造大型起重机的能力。
为了完成基建任务,我们只得转而向外国进口。当时世界上掌握大型起重机技术的,大多都是西方的发达国家。

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当我国提出要进口大型起重机之后,这些国家纷纷坐地起价,而且还禁止我国学习大型起重机的核心技术,企图在大型起重机上对我国实行长期垄断。
没有办法当时我国只能被迫接受了这场“技术讹诈”,以高于市场价数倍的价格从国外进口起重机。
这件事也让我们国家下定决心,一定要自主研发出大型起重机,不再受其他国家的掣肘。经过将近半个世纪之后,如今的中国终于扬眉吐气,在大型起重机技术上鹤立鸡群。

而我们之所以能够是现在大型起重机技术上的逆袭,靠的是一个集团和一位坚强且富有知识的女士。
漂亮的翻身仗
2013年,徐工集团生产出了国产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XGC88000,标志着我国完美地打赢了大型起重机技术领域的“翻身仗”。

在这之后,徐工集团而后XGC88000的设计师孙丽也被世人们所熟知。人们在了解之后,才明白这场“翻身仗”的胜利多么的来之不易。
1989年徐工集团正式成立,最开始的时候,它只是徐州一个不起眼的“小作坊”。
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经济蓬勃发展,对工程机械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徐工创始人徐海东带领团队致力于生产挖掘机配件,并逐渐扩大了产品线。

随着我国基建对于大型起重机的需求不断加深,徐工集团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致力于国产大型起重机的研发。而这项重任则落在了徐工集团工程师孙丽的身上。
出生于1972年的孙丽,在大学毕业之后便进入了徐工集团里工作。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含金量都很高,因此在进入徐工集团不久之后,她便成为了一名工程师。
2002年,30岁的孙丽在休完产假之后,接到了集团的任务,希望她能够负责150吨级履带起重机的塔臂研发任务。
作为一个常年浸淫于工厂的优秀工程师,孙丽清楚这项任务有多么的艰巨,因为当时世界上的顶尖水平,也只是在200吨级左右。

不过,孙丽深知祖国在大型起重机技术领域的窘急,为了能够帮助国家实现突破,她在接到任务之后,夜以继日地投入了研究之中。
整整一年的时间,她吃喝睡觉都在工厂内,每天重复着设计图纸、组装部件和实地实验这些工作,最终圆满地完成了这项任务,研发出150吨级的履带式起重机。
这次任务之后,徐工集团的领导见识到了孙丽出色的能力。于是,2010年徐工集团交给了孙丽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研发千吨级的履带式起重机。
对于千吨级履带式起重机的研发一旦成功,那就意味着我国的大型起重机从此能够与西方国家的机器同台竞争。

不过想要突破千吨级谈何容易,这对于研发技术而后制造能力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为了能够帮助国家实现这个突破,孙丽带着百人团队殚精竭虑,耗费了长达三年的时间。
最终在孙丽的带领下,研究团队不仅成功完成了任务,甚至还超常发挥帮助我国攻破了4000吨级起重机的大关。
2019年在沙特石油项目之中,我国的XGC88000起重机,以绝对的优势脱颖而出,击败了其他国家的选手,成功中标。

在这次沙特石油项目之中,来自中国的国之重器,第一次向世人展现了什么叫做“扛鼎之力”,它成功且平稳地吊起了2000吨重的洗涤塔,让沙特的工作人员,惊讶于这雄伟的“中国制造”。
从2013年首次亮相到现在,中国已经自主生产出了3台XGC88000起重机。这项中国制造的大国重器,成为了世界市场上的“香饽饽”。起重机的扛鼎之力
那么起重机是如何发挥扛鼎之力的呢?
拥有扛鼎之力的起重机
随着现代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强大和高效的起重机来满足对重型物体的吊装需求,在这种背景下起重机应运而生。
它通过使用各种机构如起升机构、回转机构、行走机构等,实现了对物体的垂直提升、水平移动和旋转操作。

在当今世界,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愈发重要,而起重机则是基建必不可少的机械装置。
因此各国争相发展更大吨级的起重机,而在这之中我国的4000吨级起重机,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吨级最大的起重机之一。

作为一种超大型工程机械设备,4000吨级起重机在重型桥梁、核电站、大型船舶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
高达4000吨级别的负荷量,使得我国的起重机能够轻松地肩负起这些大型工程项目的建材运输等各项工作。
我国在这款4000吨级起重机身上采用了先进的液压系统和高强度钢结构,有效提高了整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它的横跨主臂长度超过100米,最大起升高度达到200米以上,这赋予了起重机更加广阔的操作范围,大大增加了起重机在作业时候的灵活性。

并且我国的这款起重机还先进的液压伸缩式履带底盘,具备更强的移动能力和行进稳定性。
同时,通过智能化电气系统和集中控制台,可以实时监测起重机各项参数如负荷、运行状态等,并进行远程故障诊断和维护管理。
从这款4000吨级起重机的各项性能来看,它能够完美地肩负起现代大型基建工程的任何起重任务。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国的这款起重机畅销国际市场,年出口量多达1387辆,出口增速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8.3%。

就连一向制造业上“称王称霸”的美国人,在见识到我国的4000吨级起重机之后,也不由得赞叹:中国人的制造业潜力实在是太令人震惊了!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虽然如今的4000吨级起重机惊艳了全世界,但中国在大型起重机研发的起步上,要比其他国家晚得多,甚至还一度受制于人。
中国的大型起重机技术领域从无到有,再到走向世界走向辉煌,这其中离不开以徐工集团和孙丽为代表的众多科研人员的努力。

相信未来的后继者们一定会承袭先辈们的风骨,为足够制造出更多的国之重器!